太阳集团纯碱不单单是生产玻璃的原料 还是生产锂电池的必备原|写作业错了就塞一个东
2024-07-21 10:12:46 | 澳门太阳网城官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
物理性质方面✿✿★,常温下纯碱外观为单斜针状结晶✿✿★,或白色粉末状✿✿★,易溶于 水✿✿★,具有一定的吸水性✿✿★。化学性质方面✿✿★,纯碱可分别与酸✿✿★、碱✿✿★、盐发生化 学反应✿✿★。例如当纯碱与氢氧化钙等碱发生复分解反应时✿✿★,可生成氢氧化钠✿✿★, 这是工业中常用的制备烧碱的方法✿✿★。绝大部分纯碱被广泛应用于工业✿✿★,如 轻工日化✿✿★、石油✿✿★、国防✿✿★、建材✿✿★、医药等领域✿✿★。
纯碱分为轻质纯碱和重质纯碱两种✿✿★,其产品特性和生产方法均有不同✿✿★。两者的化学式没有任何不同✿✿★,区别仅在于物理形态✿✿★。以密度为主要划分标 准✿✿★:轻质纯碱密度为 500-600 kg/m3✿✿★,表现为白色粉末状✿✿★;重质纯碱密度为 1000-1200 kg/m3✿✿★,表现为白色颗粒状✿✿★。重质纯碱相较于轻质纯碱密度更高✿✿★, 吸湿性更低✿✿★。在生产方法上✿✿★,轻质纯碱可通过氨碱法或联碱法制得✿✿★;重质 纯碱则通过对轻质纯碱进行水合法或挤压法获得✿✿★,也可通过天然碱法直接 生产获取✿✿★。
纯碱的生产可分为合成碱法与天然碱法✿✿★。合成碱法包括氨碱法与联碱 法✿✿★,是我国纯碱生产的主要工艺✿✿★,产能占比合计约为 95%✿✿★。其余纯碱的生 产则通过天然碱法✿✿★。天然碱法又分为蒸发法和碳化法两种✿✿★,应用时根据天 然碱矿主要成分的不同进行选择✿✿★。
氨碱法是通过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✿✿★,吸收二氧化碳✿✿★,最后进行煅 烧制得轻质纯碱✿✿★。其上游原料为石灰石和原盐✿✿★。该方法的主要优点为生产 规模大✿✿★。但同时生产过程需要较多的原料供给✿✿★,原盐利用率低✿✿★,且产生大 量废液废渣✿✿★,对环境污染严重✿✿★。2021 年国内氨碱法的产能占比为 46%✿✿★。
联碱法是对氨碱法进行加工改进✿✿★,利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✿✿★,与 合成氨厂联合生产纯碱与氯化铵两种产品✿✿★,所需原料为合成氨和原盐✿✿★。该 工艺将原盐的利用率提高至 95%以上✿✿★,并省去了石灰石等资源的投入✿✿★,降 低了原料运输成本✿✿★,减少了废液废渣的排放量✿✿★。但该方法将合成大量副产 物氯化铵✿✿★,实际成本并没有降低✿✿★。在我国联碱法使用率最高✿✿★,2021 年产能 占比达 49%✿✿★。
天然碱法原材料为天然碱矿✿✿★,通过对天然碱矿物进行一系列溶解✿✿★、过 滤✿✿★、蒸发✿✿★、结晶等工序来制取纯碱✿✿★。天然碱法的优点在于生产流程简单✿✿★、 成本低✿✿★,但由于天然碱矿资源的稀缺性✿✿★,仅有少数国家使用这种制碱工艺✿✿★。 2021 年国内天然碱法的产能占比为 5%✿✿★。
我国纯碱生产基本可满足国内下游生产需要✿✿★,自给能力较强✿✿★。产量和进口方面✿✿★,2017-2021 年我国纯碱产量大致维持在 2500-2700 万吨/年左右✿✿★, 产量与表观消费量较为接近✿✿★,开工率基本保持在 76%以上✿✿★。其中 2020 年进 口量约占表观消费总比重的 1.5%✿✿★,已实现自给自足✿✿★,且自给能力较强✿✿★。出 口方面✿✿★,2017-2020 年全年出口量维持在 130-150 万吨/年左右✿✿★,2020 年出 口量占比约为 5.6%✿✿★。2021 年由于海外疫情反复太阳集团✿✿★,船运受阻等原因✿✿★,出口量 下降为 75.9 万吨✿✿★,同比降低 81.5%✿✿★。
近 5 年国内纯碱产能增速较缓✿✿★。2021 年我国纯碱总产能为 3416 万吨✿✿★, 同比增长 2.68%✿✿★;以 2017 年的总产能 3119 万吨为基准✿✿★,年复合增长率为 2.30%✿✿★。同时✿✿★,2021 年有效产能 3231 万吨✿✿★,同比增长 2.83%✿✿★;以 2017 年的 有效产能 2924 万吨为基准✿✿★,年复合增长率 2.53%✿✿★。总产能及有效产能均处 于低速增长状态✿✿★。
开工率维持高水平✿✿★。2017-2021 年✿✿★,我国纯碱行业开工率维持在高位区 间✿✿★,其中 2017-2019 年开工率均在 80%以上✿✿★。由于疫情原因✿✿★,2020 年开工 率下降至 76.8%✿✿★,2021 年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开工率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 平✿✿★,为 79.5%✿✿★。因开工率长期处于高位✿✿★,产能处于低速增长状态✿✿★,使得近 5 年纯碱产量保持稳定水平✿✿★。
行业竞争激烈太阳集团✿✿★,产能分散度高✿✿★。2021 年✿✿★,纯碱行业在产厂家共有 43 家✿✿★。其中✿✿★,产能超百万吨的厂家有 13 家✿✿★,超两百万吨的厂家仅有 3 家✿✿★,即
金山化工✿✿★、山东海化✿✿★、三友化工✿✿★,其产能分别为 330 万吨✿✿★、300 万吨✿✿★、230 万吨✿✿★。2021 年行业产能前五企业的总产能为 1160 万吨✿✿★,行业集中度 CR5 为 34%✿✿★,属于寡占型市场结构✿✿★,产能分散度高✿✿★,市场竞争激烈✿✿★。从纯碱产 能的区域分布上来看✿✿★,华东区域和华中区域产能占比最高✿✿★,分别为 37.2%✿✿★、 23.2%✿✿★。
短期内新增产能较少✿✿★,未来新增产能集中于天然碱法✿✿★。据不完全统计✿✿★, 近三年内全国拟新增产能合计 669 万吨✿✿★。从投产时间来看✿✿★,2021 年共新增 投产 44 万吨✿✿★,2022 年拟增 85 万吨✿✿★,2023 年拟增 540 万吨✿✿★。新增产能短期 内数量较少✿✿★,投产期较长✿✿★。从产能工艺来看✿✿★,联碱法✿✿★、天然碱法预期分别 增加 129 万吨✿✿★、540 万吨✿✿★,长期来看未来产能增长主要集中于天然碱法工艺✿✿★。
部分氨碱法产能退出市场✿✿★。2021 年年底✿✿★,连云港碱业正式停产✿✿★,其 130 万吨氨碱装置退出市场✿✿★,占全国总产能的 3.81%✿✿★。2023 年✿✿★,南方碱业预计 退出 60 万吨氨碱法产能✿✿★。2021-2023 年内全国合计退出氨碱法产能 190 万吨✿✿★,占 2021 年全国总产能的 5.6%✿✿★。根据新增和退出产能数据✿✿★,预计 2021-2022 年全国净新增产能为 1 万吨✿✿★。在疫情后经济复苏下游需求增长的 背景下✿✿★,旧产能的退出将对 2022 年纯碱供给造成一定压力✿✿★。
纯碱库存季节性特征显著✿✿★。从 2019-2022 年的纯碱库存数据来看✿✿★,每年 均有相似走势✿✿★。每年年底和次年 1 月-2 月为累库期✿✿★,期间多数情况下库存 上升至高位✿✿★;下半年 7-11 月为库存释放期✿✿★,期间库存由高位下降至低位✿✿★。 我们分析原因主要有两方面✿✿★:一方面✿✿★,行业夏季将进行集中检修✿✿★,导致开 工率及产量有所下滑✿✿★,库存随之减少✿✿★;另一方面✿✿★,年底和春节期间为下游 房地产行业施工淡季✿✿★,需求端采购意愿一般✿✿★。
目前纯碱库存偏高✿✿★,下半年有望回落写作业错了就塞一个东西在下面✿✿★。2022 年以来✿✿★,国内纯碱工厂库存由年初的 150 万吨下降到 2 月 25 日的 103 万吨✿✿★,截至 3 月 25 日回升至 120 万吨的高位✿✿★。根据纯碱库存的季节效应✿✿★,我们预计下半年在需求的带动 下库存将有望回落✿✿★。
纯碱总消费量稳定✿✿★,疫情后经济复苏整体呈上升趋势✿✿★。2017-2021 年✿✿★, 纯碱年表观消费量稳定维持在 2400-2700 万吨之间✿✿★,每年同比增减保持在 9%以内✿✿★。2021 年疫情后国内经济复苏✿✿★,纯碱消费量同比增长 8.61%✿✿★,为历 年最高✿✿★。2021 年 1-2 月国内纯碱消费同比提高 10.3%✿✿★,整体增速呈上升趋 势✿✿★。
纯碱在我国应用领域广泛✿✿★,其中以玻璃制品为主✿✿★。纯碱产业链下游包 括平板玻璃✿✿★、日用玻璃✿✿★、光伏玻璃✿✿★、硅酸盐✿✿★、洗涤剂等✿✿★。2021 年我国纯碱 表观消费量为 2663.9 万吨✿✿★,其中平板玻璃✿✿★、日用玻璃✿✿★、光伏玻璃占比最高✿✿★, 分别为 46.8%✿✿★、16.8%✿✿★、8.2%✿✿★。平板玻璃中✿✿★,根据工艺不同可分为浮法玻璃 与压延玻璃✿✿★,其中前者占比约 90%✿✿★。根据百川盈孚数据✿✿★,浮法玻璃在房地 产领域需求较大✿✿★,需求占比达 75%✿✿★。此外✿✿★,在汽车行业✿✿★、电子行业等也均 有应用✿✿★。
重质纯碱和轻质纯碱的应用各有侧重✿✿★。重质纯碱应用侧重于工业生产✿✿★, 轻质纯碱应用较为分散✿✿★。具体来看✿✿★,重质纯碱主要用于生产平板玻璃✿✿★,还 有其他工业产物✿✿★,如无机盐等✿✿★。轻质纯碱应用领域更广✿✿★,包括日用玻璃✿✿★、洗涤剂✿✿★、食品行业等✿✿★。而联碱法在制得纯碱的同时✿✿★,还将产生大量氯化铵✿✿★。 氯化铵虽能作为一种化学肥料✿✿★,但因其含氯较多✿✿★,不宜在酸性土和盐碱土 上施用✿✿★。
平板玻璃产量总体上升趋势显著✿✿★。据近 15 年数据显示✿✿★,平板玻璃年产 量长期伴随波动✿✿★,呈整体上升走势✿✿★。随着全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✿✿★, 2005-2010 年是增速较快的阶段✿✿★。2011-2015 年总体增速较平缓✿✿★,平板玻璃 年产量从 73789 万重量箱(1 重量箱约等于 0.05 吨)上升至 79262 万重量 箱✿✿★,而后波动至 2017 年底✿✿★。步入 2018 年以后✿✿★,平板玻璃产量开始了新一 轮上涨✿✿★。2021 年产量增长至 101665 万重量箱✿✿★,近 5 年未来整体趋势持续走高✿✿★。
房地产行业景气度高✿✿★,平板玻璃需求增加✿✿★。平板玻璃的需求量主要受 房地产建设影响写作业错了就塞一个东西在下面✿✿★。2021 年✿✿★,我国房屋竣工面积为 101,411.9 万平方米✿✿★,同比 增长 11.2%✿✿★,较前三年有显著提高✿✿★。同时✿✿★,新开工房屋面积也将影响平板玻 璃需求✿✿★,部分在中短期内完工的新开工房屋同样需要安装平板玻璃✿✿★。2020✿✿★、 2021 年✿✿★,我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分别为 224,433.1✿✿★、198,895.1 万平方米✿✿★,处于 近 7 年中较高水平✿✿★。因此✿✿★,预计 2022 年房屋竣工面积也将维持在较高水平✿✿★, 对平板玻璃的需求也将有所增加✿✿★。
汽车产量预计有所上升✿✿★,推动平板玻璃需求上涨✿✿★。2011 年以来✿✿★,汽车 行业一直处于稳步发展状态✿✿★,汽车产量逐年增加✿✿★。2011 年✿✿★,汽车年产量为 1841.9 万辆✿✿★,至 2017 年已达 2901.5 万辆✿✿★。此后✿✿★,虽伴有轻微下滑✿✿★,但年产 量仍维持在 2500 万辆以上✿✿★,市场规模庞大✿✿★,对上游玻璃需求量极高✿✿★。同时✿✿★, 2021 年商务部等 12 个部门联合印发通知✿✿★,强调扩大汽车消费✿✿★,2021 年汽 车产量为 2652.9 万辆✿✿★,同比上涨 7.7%✿✿★。未来短期内✿✿★,在政策的支持下✿✿★,汽 车行业持续扩张✿✿★,汽车产量或将继续上升✿✿★,带动平板玻璃需求上涨✿✿★。
光伏玻璃需求上升✿✿★,被广泛应用于光伏组件中✿✿★。光伏玻璃又称超白玻 璃✿✿★,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组件✿✿★。其主要用途为封装硅片✿✿★,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太阳光透过率及光电转换率✿✿★,同时可以保护电池组件免受 氧气✿✿★、紫外线等因素伤害✿✿★,是一种新型高科技玻璃品种✿✿★。随着科技发展✿✿★, 光伏玻璃的应用场所也愈发增多✿✿★,包括太阳能智能窗✿✿★、太阳能凉亭✿✿★、建筑 顶棚✿✿★、玻璃幕墙等✿✿★,需求逐渐提升✿✿★。
双玻光伏组件的兴起提高了玻璃用量✿✿★。随着各类定制化和互补型电站 的兴起✿✿★,以及一些光伏建筑一体化建筑设计的使用✿✿★,双玻光伏组件的市场 需求度逐渐越来越高✿✿★。传统光伏组件的背面材质采用柔韧性较好的多层 PET 复合背板✿✿★,而双玻光伏组件背面则采用压延钢化玻璃替代背板✿✿★,因此 提高了单位面积上的玻璃用量写作业错了就塞一个东西在下面✿✿★。
预期光伏装机规模大幅扩大✿✿★,光伏玻璃需求上升✿✿★。据中国光伏行业协 会(CPIA)数据✿✿★,未来几年内光伏新增装机量将有持续✿✿★、快速上升✿✿★。在环保 意识日渐提升✿✿★、碳中和战略得到世界认同的大背景下✿✿★,预计 2022 年乐观情 况下全球新增装机量可达 225GW✿✿★,同比增长 32.4%✿✿★,其中✿✿★,国内新增装机 量为 75GW✿✿★,同比增长 15.4%✿✿★。作为光伏装机的重要组件✿✿★,光伏玻璃的需求 也有望迅速提升✿✿★。
短期新增产能多✿✿★,将大力推动纯碱需求✿✿★。2021 年✿✿★,光伏玻璃头部厂家福莱特✿✿★、中航三鑫✿✿★、信义光能分别有 43.8✿✿★、21.9 和 36.5 万吨的新增产能投 产✿✿★。根据百川盈孚数据✿✿★,目前国内光伏玻璃总产能为 1289.9 万吨/年✿✿★,2021 年新增投产产能占比为 7.9%✿✿★;2022 年 2 月✿✿★,全国光伏玻璃产量为 83.4 万吨✿✿★, 同比提升 9.8%✿✿★。光伏玻璃产量在短期内有显著提升✿✿★,对上游纯碱需求也将 维持在高位✿✿★。(报告来源✿✿★:未来智库)
纯碱在提取碳酸锂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✿✿★,消耗量大✿✿★。碳酸锂生产工艺 按原料不同可分为两种✿✿★:矿石提取与盐湖卤水提取✿✿★。两种工艺的生产过程 均需要通过加入过量纯碱使溶液中的锂离子沉淀✿✿★。根据雅化集团在投资者 平台表示✿✿★,理论生产 1 吨碳酸锂需消耗 1.8 吨纯碱之多✿✿★。
短期内✿✿★,碳酸锂产能高速扩张✿✿★,预计对纯碱需求大幅增长✿✿★。2022-2023 年✿✿★,将有天齐锂业✿✿★、昆仑锂业等 23 家企业启动投产项目✿✿★,新增碳酸锂产能 合计达 21.8 万吨✿✿★,行业保持高速扩张✿✿★。其中✿✿★,昆仑锂业新增投产最多✿✿★,预 期增加产能 3 万吨✿✿★。若全部投产计划按期执行✿✿★,理论上将对应增加 39.24 万 吨纯碱需求✿✿★。
碳酸锂价格持续攀升✿✿★,带动上游纯碱需求✿✿★。2019✿✿★、2020 年全年及 2021 年上半年✿✿★,碳酸锂价格保持在 5 万元/吨左右✿✿★。2021 年下半年起✿✿★,随着新能 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✿✿★,碳酸锂需求量猛增✿✿★,其价格也急剧上涨✿✿★。2021 年 8 月初至 2022 年 3 月 27 日✿✿★,碳酸锂价格从 8.85 元/吨迅速升高至 51.75 元/ 吨✿✿★,涨幅超 5 倍✿✿★。为促进锂价格的合理平稳运行✿✿★,2022 年 3 月 18 日有相关 部门约谈了部分锂盐企业✿✿★。但目前碳酸锂的市场平均报价仍保持在 51.75 元 /吨的高位✿✿★。随着碳酸锂价格的持续高企✿✿★,厂家生产意愿强✿✿★,同时带动对生 产原料纯碱的需求提升✿✿★。
总体来看✿✿★,重质纯碱和轻质纯碱的价格走势基本相同✿✿★,价格上下相差 几十元到三百元不等✿✿★。2010 年以来✿✿★,国内纯碱的价格共经历三个阶段✿✿★:
第一阶段 2010-2016 年初✿✿★,到达历史高点✿✿★,而后回落✿✿★。2010 年 10 月写作业错了就塞一个东西在下面✿✿★, 纯碱价格突升✿✿★,出现第一个历史峰值✿✿★,具体价格为 2650 元/吨✿✿★。然而该阶段 的高增长未能持续✿✿★,很快价格便进入下跌期✿✿★,时间长达 6 年✿✿★。最终价格保 持在 1550 元/吨上下✿✿★,轻微波动✿✿★。
第二阶段 2016-2020 年底✿✿★,低点企稳回升✿✿★,处于高位波动✿✿★。2016 年价 格进入稳定期✿✿★,而后第四季度纯碱价格重新上涨✿✿★,出现第二个历史峰值✿✿★, 即 2250 元/吨✿✿★。此后✿✿★,价格开始了为期 3 年的宽幅震荡✿✿★,价格区间保持在1700 至 2370 元/吨✿✿★,总体而言处于较高水平✿✿★。
第三阶段 2021 年以来✿✿★,价格急速冲高回落✿✿★,目前仍居上行通道✿✿★。自 2021 年年初✿✿★,由于煤价上涨等因素✿✿★,纯碱价格出现了异常上涨✿✿★。然而过高价位 难以延续✿✿★,11 月后价格有所回落并开始企稳✿✿★。截至 2022 年 3 月 25 日✿✿★,轻 质纯碱和重质纯碱市场价分别报 2543 元/吨✿✿★、2643 元/吨✿✿★,仍处于上行通道 中✿✿★。
除天然碱法外✿✿★,新建纯碱项目遭政策限制✿✿★。据 2019 年发改委修订发布 的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19 年本)》✿✿★,新建纯碱项目✿✿★,除天然碱项 目外✿✿★,均被划为限制类产业✿✿★。因此✿✿★,未来纯碱产能增长主要依靠天然碱法✿✿★。 而天然碱矿资源少且固定✿✿★,项目增速有限✿✿★。同时✿✿★,2016 年以来✿✿★,山东太阳集团✿✿★、河 南✿✿★、河北✿✿★、内蒙等 11 个纯碱主要生产省份陆续出台石化产业结构促转型指 导意见✿✿★,严格控制纯碱行业新增产能✿✿★。
在“碳中和”战略引导下✿✿★,未来纯碱产能难有大幅提升✿✿★。为达成碳中 和目标✿✿★,我国积极降低能源消费总量及能源消耗强度✿✿★,施行了能耗双控政 策✿✿★。2021 年下半年✿✿★,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《2021 年上半年各地区能 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》的通知✿✿★,在能耗强度降低方面✿✿★,青海✿✿★、宁夏✿✿★、 广西✿✿★、广东✿✿★、福建✿✿★、新疆✿✿★、云南✿✿★、陕西✿✿★、江苏 9 个省(区)上半年能耗强 度不降反升✿✿★,为一级预警✿✿★。为响应该政策并如期实现年度目标✿✿★,各地开始 坚决监管高耗能高排放项目✿✿★,发文要求两高行业减产✿✿★、停产✿✿★,其中包括纯 碱行业✿✿★。在该背景下✿✿★,未来短期内纯碱产量或将难有较大幅度提升✿✿★。
新能源电动车前景可期✿✿★,带动碳酸锂需求增长✿✿★,继而拉动纯碱需求提升✿✿★。基于碳中和战略目标及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理念✿✿★,我国正大力发展新 能源汽车领域✿✿★,已发布《关于继续执行的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公告》✿✿★、 《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》等政策性文件✿✿★。据 乘联会秘书长预测✿✿★,“2022 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 550 万台✿✿★,继续实现 70%左右的高增长”写作业错了就塞一个东西在下面✿✿★。同时✿✿★,新能源汽车对碳酸锂具有刚性需求✿✿★。碳酸锂的 生产需要大量纯碱✿✿★,因此新能源的高速发展必将推动纯碱需求量持续升高✿✿★。 在产能增长受限的背景下✿✿★,纯碱供需有望趋于紧平衡状态✿✿★。
纯碱成本目前呈上涨趋势✿✿★。纯碱生产成本主要包含原料成本✿✿★、动力煤 成本和电费成本等✿✿★。2020 年 7 月以来纯碱行业整体成本开始缓慢上涨✿✿★。2021 年 10 月✿✿★,成本上涨到 1919.2 元/吨后有所回落✿✿★。截至 2022 年 3 月✿✿★,纯碱行 业成本在 1700 元/吨左右小幅波动✿✿★,仍处于近 2 年来高位区间✿✿★。
三种生产工艺成本不同✿✿★,天然碱法最优✿✿★。各工艺的生产成本走势均与 上述行业成本走势相同✿✿★,2020 年 7 月至今整体呈现缓慢上涨趋势✿✿★。从工艺 上来看✿✿★,天然碱法成本最低✿✿★。例如同一时期✿✿★,天然碱法的成本为 988.4 元/ 吨✿✿★,联碱法与氨碱法分别为 1686.5✿✿★、1896.5 元/吨✿✿★,天然碱法的成本分别为 联碱法与氨碱法的 58.6%和 52.1%✿✿★,成本优势显著✿✿★。回看过往可以发现✿✿★,天 然碱法成本长期位于三者最低✿✿★,具有绝对的优势✿✿★。
远兴能源是国内最大的天然碱生产企业✿✿★,成本优势突出✿✿★。公司主要从 事天然碱法制纯碱和小苏打✿✿★、煤炭✿✿★、煤制尿素✿✿★、天然气制甲醇等产品的生 产和销售✿✿★,是国内最大的以天然碱法制纯碱和小苏打的生产企业✿✿★,纯碱设 计产能为 180 万吨/年✿✿★,居全国第四位✿✿★;小苏打产能居全国第一位✿✿★。另外✿✿★, 公司目前正在推进 540 万吨/年的天然碱项目✿✿★。公司天然碱法制纯碱具有绿 色环保✿✿★、成本低的竞争优势✿✿★,是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✿✿★。2021 年公司主营业 务收入中纯碱占比 18.2%✿✿★、小苏打占比 17.9%✿✿★。
公司主营业务产品景气上行✿✿★,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✿✿★。2021 年公司实现 营收 121.49 亿元✿✿★,同比增长 57.81%✿✿★;实现归母净利润 49.51 亿元太阳集团✿✿★,同比增 长 7171.11%✿✿★。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✿✿★,一方面是远兴能源 2021 年纯碱✿✿★、 小苏打✿✿★、尿素生产装置高效运行✿✿★,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大幅上涨✿✿★;煤炭产 量增加✿✿★,利润贡献较大✿✿★。另一方面远兴能源转让了内蒙古博源煤化工有限 责任公司 70%股权✿✿★,产生了大额非经常性损益✿✿★。
三友化工以纯碱起家✿✿★,目前四大主业并行✿✿★。自上市以来✿✿★,公司已由成 立之初单一的纯碱生产企业发展成为拥有化纤✿✿★、纯碱✿✿★、氯碱✿✿★、有机硅四大 主业并配套热电✿✿★、原盐✿✿★、碱石✿✿★、物流✿✿★、国际贸易等循环经济体系的集团型 企业✿✿★。公司主要从事粘胶短纤维✿✿★、纯碱✿✿★、烧碱✿✿★、聚氯乙烯✿✿★、混合甲基环硅 氧烷等系列产品的生产✿✿★、销售✿✿★。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中粘胶短纤维✿✿★、纯碱✿✿★、 高温胶占比分别为 35.7%✿✿★、27.0%和 13.7%✿✿★。近 5 年✿✿★,纯碱产量和销量均维 持在 330-350 万吨✿✿★,产销稳定✿✿★。目前公司拥有纯碱产能 340 万吨✿✿★,位居全国 第三✿✿★。
2021 年营业收入大幅提升✿✿★,归母净利润连续 2 年增长✿✿★。2021 年公司实 现营业收入 231.8 亿元✿✿★,同比增长 30.4%✿✿★,归母净利润净利润 16.7 亿元✿✿★,同 比增长 133.0%✿✿★,其中归母净利润连续 2 年增长✿✿★。公司业绩提高的主要原因 系主导产品纯碱✿✿★、粘胶短纤维✿✿★、烧碱✿✿★、PVC✿✿★、有机硅产品售价同比大幅上涨✿✿★,各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加✿✿★。2021 年公司纯碱✿✿★、粘胶✿✿★、烧碱和 PVC 价格 同比分别增长 51.9%✿✿★、37.8%✿✿★、36.1%和 26.1%✿✿★。
和邦生物三大业务并行发展✿✿★,纯碱产量稳步增长✿✿★。公司依托自有资源 及地域资源优势✿✿★,逐步完成了在化工✿✿★、农业✿✿★、光伏三大领域的基本布局✿✿★, 形成了联碱✿✿★、双甘膦/草甘膦✿✿★、蛋氨酸✿✿★、光伏四大业务板块✿✿★。2021 年主营产 品中✿✿★,收入占比前三的依次为双甘膦/草甘膦✿✿★、联碱产品和玻璃✿✿★,分别占比 47.5%✿✿★、33.1%和 12.8%✿✿★。其中纯碱产量稳定增长✿✿★,由 2017 年的 95 万吨/年 增长至 119.5 万吨/年✿✿★。
得益于主营产品进入高景气周期✿✿★,2021 年公司业绩显著提升✿✿★。2021 年 公司主营收入 98.67 亿元✿✿★,同比上升 87.56%✿✿★;归母净利润 30.23 亿元✿✿★,同比 上升 7284.28%✿✿★。业绩显著提高的原因主要是 2021 年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均景气向好✿✿★,处于产销两旺的状态✿✿★。
山东海化立足盐化产业✿✿★,以纯碱产品为主导✿✿★。作为国内主要的纯碱生 产企业之一✿✿★,公司致力于纯碱✿✿★、溴素✿✿★、氯化钙✿✿★、原盐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✿✿★。 公司主导产品为纯碱✿✿★,2021 年主营业务收入中纯碱占比为 86.4%✿✿★。公司拥 有纯碱产能 280 万吨✿✿★。2019-2021 年✿✿★,公司纯碱产量分别为 313.5 万吨✿✿★、253.8 万吨✿✿★、281.1 万吨✿✿★,销量稳定✿✿★,产销比接近 1:1✿✿★。
2021 年纯碱行业景气上行✿✿★,公司业绩扭亏为盈✿✿★。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 约 58.5 亿元✿✿★,较上年同期增长 587%✿✿★;归母净利润约为 6.1 亿元太阳集团✿✿★,扭亏为盈✿✿★。 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2021 年上半年✿✿★,宏观经济呈现稳健复苏态势写作业错了就塞一个东西在下面✿✿★, 新能源产业发展获政策支持✿✿★,光伏玻璃投产预期不断加强✿✿★,纯碱需求增加✿✿★, 价格创历史新高✿✿★,公司销售效益大幅提升✿✿★。澳门太阳集团官网化学品✿✿★!澳门太阳网城官网✿✿★,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集团app新版下载✿✿★,太阳成集团tyc✿✿★。太阳集团app旧版下载安卓版✿✿★,
上一篇 : 太阳集团游戏城旧版|易虎臣女友叶雪|202年中国十大异丙醇厂家排名 2022中国下一篇 : 澳门太阳城2021年中国精细化工产业链|铃木史华|上中下游市场剖析(附产业链全景